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建立長效管理機制保障河道清澈潔凈
為進一步落實綠色發展理念,推進埇橋區生態文明建設,有效維護河湖(庫)健康生命,完善水治理機制和水治理體系建設,埇橋區積極創新機制,籌措資金538萬元,公開招投標引入專業保潔隊伍,通過“企業運作+政府監督”的常態化管理模式,對全區境內設立區級河(湖)長的 15 條河道(全長約 400km)和 7 座水庫(湖泊)進行日常保潔,服務面積約5000萬平方米。實現全區河道管護工作的“全方位覆蓋、無縫隙對接、打破了過去單一的行政管理模式,河湖水環境質量得到極大改善。
保潔單位針對轄區內河湖季節性水位變化特點,分別購置適合不同深淺水位的大型保潔船9艘、小型保潔船10艘、日常巡查船18艘、垃圾轉運車1輛、護坡機1臺等先進作業設備,實現以現代化機械作業為主,人工作業為輔的作業模式。另外,保潔公司還建立了30人的快速應急清障隊伍,配備了必要的設施和裝備,隨時處置突發水環境事件,做到召之即來,來則能戰,戰則能勝,從而改變了過去管理時間少,問題多,整改不及時等問題,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益,提升了保潔質量。
保潔工作開展以來,保潔公司累計出動船只、機械900余臺次,出動人員2000余人次,打撈衰死水草60000余立方米,清理轉運河道廢棄秸稈、枯草垃圾17000余噸,清理轉運河道內其他垃圾約800余立方米。實現了河清水美的水生態目標,讓河湖沿岸群眾在鄉村振興的路上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。
引入社會資源參與,并不是一包了之,而是制定一整套切實可行的考核標準,由區河長辦牽頭,通過日常檢查、平常巡查、專項督查等方式進行監管。發現問題,及時交辦整改,對進度緩慢、不作為導致未能按時完成清理整治工作的進行通報,并視情況予以獎懲。
通過保潔,埇橋區水環境取得顯著改善,河面干凈整潔無漂浮物,河湖管理范圍內無堆放垃圾。督促相關鄉鎮(街道)、第三方保潔公司采取專項整治與日常保潔相結合的方式,組織清理整治轄區河道、湖泊、水庫、大中小溝兩側堤防、棄土區內的農作物桔稈、枯草落葉、水面垃圾漂浮物、害水生植物。2021年全年僅沱湖流域的3條河道就獲得市級生態補償金1000萬元。(來源:埇橋區水利局)